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第七届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百场优秀庭审”评选获奖结果。己任团队代理的首例抓取交易微博数据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获评入选第七届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民事类分组。该案是国内首例涉及数据抓取交易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对规范数据获取和利用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图片

图片

本案由赵克峰律师、张翰雄律师代理,董雪律师参与办理。己任律师团队全程参与案件代理,通过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娴熟的诉讼技巧,最终为当事人争取到了胜诉判决。

图片

扫码获取判决书


此次获奖名单系从全国各级法院推选的466篇裁判文书和331场庭审中产生。经过初评、复评、总评各个阶段的严格遴选,最终评选出获奖名单。复评阶段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527位专家组成评审团进行评审,专家涵盖全国四级法院资深法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学者、特邀监督员、咨询员、律师等。在总评阶段专家论证会环节,来自11所高校的28位在各专业领域有深入研究的知名法学专家学者对参评裁判文书进行了细致点评。获奖成果聚焦新时代审判执行领域典型性和前沿性案由,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和关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首例抓取交易微博数据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案情简介

微梦公司是新浪微博平台经营者,指控简亦迅公司非法调用微博服务器向用户端传输数据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抓取了大量微博后台数据予以存储,并通过其经营的iDataAPI网站对外售卖,请求法院判令简亦迅公司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刊登声明消除影响、赔偿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及合理支出50万元。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简亦迅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判令其赔偿微梦公司2000万元及维权合理费用、刊登声明消除影响。简亦迅公司不服,向广东高院提起上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微梦公司对依法依规持有的微博数据享有自主管控、合法利用并获取经济利益的权益。简亦迅公司通过变换IP(网络地址)、UID(用户账号)等欺骗性技术方式,非法调用微博服务器API抓取大量后台数据予以存储,且未经处理向不特定互联网用户售卖从而获利。该行为显著增大了微博平台被实质性替代的风险,还可能造成个人隐私、敏感信息泄露等数据安全问题,有违公平、诚信原则和商业道德,扰乱了数据市场竞争秩序,严重损害了微梦公司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按照简亦迅公司收费标准中位数1元/100次计算,其获利约为2179.79万元,综合被诉侵权行为持续时间长、调用数据规模巨大、损害后果严重等情况,全额支持微梦公司有限公司的赔偿请求并无不当,遂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

本案系非法抓取数据予以交易转卖的典型案件,判决基于数据“有力保护”与“有序流通”的平衡关系,明晰数据权益保护边界,体现了司法审判引导市场主体获取和利用数据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鲜明司法态度。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